• euchinasafe.eu
  • EN
  • Partners area
建立高效、弹性、可持续的 欧盟—中国 食品安全合作伙伴关系
  • 主页
  • EU-CHINA-SAFE(欧盟—中国食品安全)项目概况
    • 项目介绍
    • 项目目标
  • 工作计划
    • 工作计划
    • 进度报告
  • 项目组成员
  • 培训
    • 培训网络
    • 培训材料
    • 远程学习计划
    • 大规模的在线公开课程
  • 虚拟参考实验室
    • 食品中COVID-19采样和检测
    • 食品和饲料中的二噁英分析
    • 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 食品真伪检测方法
    • 项目可交付成果和报告
  • 宣传
    • 宣传材料
    • 学术文章
    • 电子新闻通讯
    • 知识转移视频系列
  • 事件
  • 新闻和媒体
  • Twitter
  • Linked In
  • RGReaserchGate
  • Twitter
  • Linked In
  • RGReaserchGate

EU-China-Safe

COLLABORATION

EU-China-Safe

COLLABORATION

EU-China-Safe

COLLABORATION

EU-China-Safe

COLLABORATION

EU-China-Safe

COLLABORATION

目标

近年来,中国已经成为欧盟最大的进口来源和第二大重要的出口市场。中欧双边贸易在2015年已经达到了5200亿欧元。2020年的目标是7000亿欧元。然而,在欧洲和中国,一系列偶然的以及人为的食品污染及食品造假事件严重挫伤了消费者对于食品企业和监管组织的信任。欧盟企业对中国的出口及进口业务受到了食品安全、追溯、监管及造假方面问题的束缚。于此同时,中国向欧盟出口的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二十一世纪的食品供应链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也在变得越来越容易受到食品安全和造假问题的威胁。日益增长的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增加了食品安全事件及人为污染事件发生的几率。这些事件挫伤了消费者信任,也连带影响了国内及国际间的正当贸易。过去的几件食安事件,比如中国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及欧洲2013年的马肉污染事件都和食品产品的真实性有关。并且,欧洲和中国的实验室遵照不同的质量标准、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产生数据进行产品认证、核实。这种标准和方法上的不对接会导致贸易上的争执或者禁运。

欧盟和中国已经在某些其他领域达成了互信互认。在食品领域,欧盟和中国负责食品安全、预防食品造假方面的主要机构和团体需要加大合作力度,尽快达成在食品标准、检测认证等方面的互信互认。



战略目标:

该项目旨在构建并实施欧盟和中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共同的愿景。该项目致力于提升食品安全、遏制食品造假、重塑消费者信心,达成在数据及标准方面的共识,从而确保欧盟和中国两个贸易体之间的农产品食品贸易流通和经济增长。



具体目标:
  • 共同设计出一个协调数据、可视化数据的框架,方便对接欧盟和中国食品相关的标准和实际操作。
  • 创建数字DNA系统和新型的追溯工具,用来提高食品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
  • 合作创建新的或者改良的食品真实性监视系统。
  • 合作创建更好的食品安全系统和实际操作。
  • 通过更好的理解消费者行为、促进及论证欧盟和中国在实验室标准和实验结果的互认,进而推动双方对彼此规章制度的理解。终极目标是建立中欧贸易信心。
  • 在努力确保进出口食品的诚信方面,欧洲和中国通过联合举办一系列培训、成果宣传活动等来提升彼此合作和知识互通。

上述具体目标都是为了提升消费者信心、提升食品安全、促进欧盟和中国之间贸易的持续增长。

联系方式

  • euchinasafe@euchinasafe.eu
项目协调员
  • 欧方负责人:克里斯多夫∙伊力特 (Christopher Elliott)教授
  • chris.elliott@qub.ac.uk
  • +44 (0)28 9097 5882
  • 中方负责人:吴永宁教授
  • wuyongning@cfsa.net.cn
  • (86-10) 52165589

歐盟資助專案

该项目的一部分资金来源于欧盟‘地平线2020(Horizon 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基金,项目注册号727864。该项目的另一部分资金来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


声明:本网站的内容不代表欧盟委员会及中国政府的观点。网站信息仅代表作者观点。作者对所发布内容负有全部责任。

© 2018 - 2022 EU-CHINA-SAFE. All rights reserved | Design by W3layouts